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宁德:执“融合之笔” 绘“诗与远方”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宁德坚持以文兴村,秉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发展并举的理念,将璀璨夺目的文化元素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打造出“古村落+文创”“白茶+民宿”“摄影+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
  • 宁德周宁:“天然空调城”发力避暑经济
    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发展避暑经济提供了天然禀赋。近年来,周宁县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构建“旅居养老+多元康养”新模式,每年吸引超20万人次前来度夏。
  • 厦门中山路:万国商埠的黄金记忆
    从1925年动工兴建,到如今,走过了100年岁月的中山路一直是厦门最繁华、最摩登的商业街,见证了厦门从海防要塞到通商口岸,到改革开放前沿,再到现代都市的沧桑巨变,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厦门人的城市记忆。
  • 泉州惠安:扬惠女风情 建文旅强县
    惠安着力打造惠女风情IP,持续探索“惠女+”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县域文旅新名片。今年上半年,惠安全县实现旅游收入37.97亿元、同比增长13.3%,接待游客331.29万人次。
  • 漳州市华安县这座常住人口十几万的山区县,以康养、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将绿水青山变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乡村焕发活力的金山银山。
  • 正值暑期,厦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点位受到市民游客青睐。区别于其他线路,红色游和文化游等游览形式,不仅让市民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更可感可及,也更能对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 泉州市文旅局创新推出团建定制游服务,以泉州千年文脉为底色、非遗技艺为纽带、创新演艺为亮点,依托“一部手机游泉州”智能平台,为品牌企业、精英团队提供“可触摸、可参与、可共鸣”的文化团建新范式。
  • 近年来,城南片区老建筑、老字号得到精心保护与活化,新业态、新活动扎根于城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土壤,寻求现代表达,这片热土正以其独特的“旧韵新潮”共生密码,讲述着一个关于古城可持续活化利用的生动样本。
  • 福建:乡建乡创 一场田园追梦
    在田园追梦中,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答案;在乡村振兴中,越来越多的“福建样本”提供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 龙岩永福镇:贴心服务成就茶樱共生
    漳平市永福镇独特的“茶樱共生”景观,不仅是台商台农近30年匠心的结晶,更是漳平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台企扎根发展的生动写照。
  • 从“一帮一”到“多帮一”,再到全域普法,福鼎市关工委“五老”关爱团持续用银发力量为社会筑起一道道坚实的法治防护墙。
  • 金井镇深化落实“大党委”工作机制,挂钩市领导下沉镇村担任“大党委”书记,统筹协调多部门构建的“党建+渔船管理”联动体系,展现智慧渔港平台应用、海上安全治理成果,托举起万顷碧波的安宁与活力。
  • 近年来,鲤城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从服务优化、机制创新、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持续优化法律服务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打通普法便民惠民“最后一公里”,为鲤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宁德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将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纳入战略发展布局,强化责任担当,深化综合治理,打造“全域联动、全民共治、全面夯基”立体化防控体系,推动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 泉州:迎来数字时代的“祈风时刻”
    再次接过历史重任的泉州,将成为与世界对话、向未来前行的“数智先行官”,全力构筑开放包容、创新引领的全球对话平台,共同开拓“数字丝路”的新未来。
  • 厦门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厦门民营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持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逐浪前行”的澎湃足迹。数据显示,厦门70%以上发明专利源自民企,近九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来自民企,厦门百强民企研发投入同比增幅达17.82%。
  • 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打造“空天地网”一张图监管品牌,通过“星机塔人网”一体化监测模式,为74.11万亩耕地装上“千里眼”“顺风耳”,构建起耕地保护的“智慧防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 近日,省数据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数据企业常态化入库工作的通知》和《福建省数据企业常态化入库工作方案》,正式启动我省数据企业常态化入库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数据企业精准服务和动态管理工作机制。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古田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创新搭建AI“无感”智慧监管指挥中心,走出了一条“监管智能化、信息阳光化、治理多元化”的食品安全监管新路径。
  • 近日,省科技厅制定印发《福建省科技厅概念验证中心与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旨在通过搭建共性技术平台,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链路,为破解相关难题提供制度支撑。
  • 湿地保护 福州新起点上再出发
    7月31日,福州市召开湿地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分享了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的喜讯,并全景式地展现了福州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中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 福州闽清:涤却浊流泛清波
    清栏退养、截污纳管、生态修复……一场全域治水的立体攻坚战,让闽清“母亲河”重漾碧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正沿梅溪两岸铺展。
  • 近年来,莆田湄洲湾码头和电厂积极利用新技术,最大程度提升煤炭综合利用效能,助推能源低碳转型、产业优化升级,让每一粒黑煤炭“含绿量”十足。
  • 近年来,漳浦县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出台《漳浦县水网建设规划》,以“统筹山海、西水东济、北水南引”为蓝图,构建起多源并济、互联互通的“水长城”。
  • 津巴布韦当地时间7月24日下午,在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福州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成为福建省首个获得这一国际名片的城市。
  • 如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怎样让森林成为真正的“钱库”?近日,记者走访了闽清多地,解码福州市在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